< >

《大戴礼记•五帝德》说,“黄帝设五量”:衡、量、度、亩、数。《尚书·虞书•舜典》说,“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的传统计量就开始了自己的发展步伐。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以自己的身长和体重作为长度和质量的标准,治水时还制作了准绳为测量工具,禹“身为度,称以出”,“审铨衡,平斗斛”,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了度量衡制度。

商朝,度量衡已扩展应用于手工业、商业,出现了十进制精确刻度的牙尺、骨尺。

到了周朝,度量衡的政治意义得到了强化,甚至成为进行统治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纷纷在自己的领地建立起度量衡制度。《礼记》中记述:“周公元年,颁度量而天下大服”。《论语》中记述:“谨权量、审法度,四方之政行焉”。

 

 

 

史孔和 这是一件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其形态如灿虫曲罐。大小如成人拳头。高、宽各约10 厘米,呈深古铜色。从铭文、成色、神韵、锈迹、造型和品相上断定,均为西周时代铸造。其内部载有“史孔作宝和,子子孙孙永宝用”的铭文。它是中国计量史、农业史研究上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

 

 

 

 

商鞅铜方升(公元前344年)《史记·秦本纪》:孝公“十年,卫鞅为大良造”。此器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的标准量器。方升底部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即以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定为一升。说明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已经运用“以度审容”的科学方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字运算和器械制造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炫眼信息科技技术支持